2021年3月31日,合肥中院举办全市法院先进事迹报告会,巢湖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何彩琳作为巢湖法院先进代表作事迹报告。
何彩琳同志事迹报告节选
最初,我被分配到派出法庭担任书记员。派出法庭地处偏僻,我与庭里的领导与同事每天奔波在往返路上,每天忙忙碌碌琐琐碎碎,很累也很充实。工作一年后,我被调入民三庭担任助理审判员,当时我已结婚成家。在2012年年底冲刺结案的时候,我已身怀有孕七个多月,行动也越来越不方便,常常觉得头晕目眩、喘不上气,实在撑不住了,就在办公室的椅子上靠一靠,稍微好一点就再接着工作。眼看着离预产期越来越近,庭长不放心我,一再催促我赶快请假,我想到手里还有许多工作没有完成,还有庭没有开,还有判决书没有写完,我想着等忙完这阵子再请假,就一天天的坚持下来,直到孩子出生的当天我还在开庭。整个孕期,为了不影响工作,我没有请过一天假,产检也都是安排在周末。
因为我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和优秀突出的工作业绩,我先后被提拔成为巢湖法院最年轻的员额法官、最年轻的庭长。工作数十年来,先后获得“庐州人民满意的好法官”“优秀巢湖卫士”“巢湖市三八红旗手”“巢湖市最美女干警”等荣誉称号,多次被评为院“先进个人”“办案能手”。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态环境需要,巢湖法院于2019年在中庙设立生态环境与旅游巡回法庭,并结合内设机构改革专设环境资源审判庭,出台《巢湖市人民法院关于环境资源案件范围的规定》,实行“三合一”归口审理环境资源案件。2020年4月,我担任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我深知绿水青山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明白作为一名环境资源审判法官要奋战在生态环境保护的第一线。2020年10月,我院受理了10起涉69人的非法捕捞水产品案,其中包含一起涉33人的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这是我院自巢湖水域“十年禁捕”政策实施以来受理的首批非法捕捞水产品案,涉案人数众多,社会影响大。因为没有在先的案例可供参考,为依法审理好该批案件,我带领全庭干警一起加班加点、查阅资料、吃透案情,前9起案件全部进行当庭宣判,第10起案件也是人数最多的一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也于2020年11月30日进行公开宣判,该起案件亦被入选合肥市法院2020年十大典型案例。
安徽高院2019年度环境资源司法保护状况白皮书也多处肯定巢湖法院设立生态环境与旅游巡回法庭以及科学界定生态环境资源案件受理范围创新举措和积极成效。合肥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马军在2020年全市政法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推广巢湖生态环境与旅游巡回法庭经验”。合肥中院党组书记、院长王晓东要求把巡回法庭打造成司法服务绿色发展的合肥样板。
2020年底,巢湖法院成立妇女联合会,根据院妇联第一届执行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我当选为巢湖法院妇联主席。我同院妇联执委委员一起,通过激发女干警在“法官进网格”及创建文明城市等各类活动中爱岗敬业、拼搏实干的工作热情,为女干警施展才华、成长进步搭建平台。2021年,全院共有两名女干警分别获得“巢湖市三八红旗手”、“巢湖市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在院四楼图书室门前长廊设计安装“家风家训墙”,大力加强家庭文明建设,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引导全院干警树立家国情怀,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
我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也没有震撼人心的惊天壮举,有的只是踏踏实实的人生足迹。工作数十年来,疲惫的时候,也曾为选择法官这条路而迷茫过;遇到棘手案件的时候,也曾为不知如何处理而夜不能寐;看到年幼的孩子无人照料的时候,也曾在心底一遍遍的问自己,坚持下去值不值得。而如今,拨开疑惑的浓雾,过往的那些因迷惘和疲惫而被尘封的感动在我心中破土而出。想到年轻夫妻破镜重圆时的相视一笑,想到当事人拿到赔偿款时那感激的目光和话语,这些曾经在漫漫冬夜温暖过我的点点星火,照亮了我前行的路,坚定了我的信念。我确定我在坚持我最热爱的审判事业。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怀揣梦想、砥砺前行,肩负着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使命,我们将风雨兼程,追梦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