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4日上午,巢湖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凌岩在巢湖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作法院工作报告。凌岩在报告中先后提到了三个特色鲜明的“巢湖经验”,是巢湖法院近年来积极工作创新取得的优秀经验成果。
一、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的“巢湖经验”
近年来,巢湖法院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将绿色发展理念作为行动指南,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态环境需要,充分发挥环境资源审判职能,大力推进环境资源审判改革,不断提高环境资源审判水平,以优质司法助力环巢湖生态环境司法保障力度,打造环巢湖生态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巢湖品牌”。
2019年8月,巢湖法院在中庙设立生态环境与旅游巡回法庭,这是全省法院首家设立的生态司法保护专门巡回法庭。2019年底,设立环境资源审判庭,统一归口审理巢湖辖区环境资源案件,实施环境资源案件审判机构、团队、人员集中的刑事、民事、行政“三合一”审判机制。2020年3月率先出台《巢湖市人民法院关于环境资源案件范围的规定》,对环境资源审判庭受理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的范围进行了界定。2020年下半年,为落实“十年禁捕”要求,保护巢湖“最好名片”,先后依法惩处非法捕捞水产品罪10件69人,邀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退捕渔民旁听庭审,《合肥新闻联播》等媒体予以关注报道,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退禁一湖”的审判效果。
安徽高院2019年度环境资源司法保护状况白皮书多处肯定巢湖法院设立生态环境与旅游巡回法庭以及科学界定生态环境资源案件受理范围创新举措和积极成效。合肥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马军在2020年全市政法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推广巢湖生态环境与旅游巡回法庭经验”。合肥中院党组书记、院长王晓东要求把巡回法庭打造成司法服务绿色发展的合肥样板。巢湖市明确将“进一步做实巢湖生态环境与旅游巡回法庭”列入《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2020年工作要点》。
二、法治信访的“巢湖经验”
近年来,巢湖法院坚持一手抓源头预防,一手抓治理化解,努力把涉诉信访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依法加大打击信访违法刑事犯罪力度,有效维护正常信访秩序,新的工作机制有序运转,促进了巢湖市涉诉信访形势持续向好,形成了坚持依法治访,引导法治信访的“巢湖经验”。在受理案件数量逐年大幅上升的背景下,巢湖法院涉诉信访案件不升反降,信访老案逐年减少,新发信访案件逐年下降,先后获得巢湖市信访维稳工作先进单位、维护稳定工作先进集体、2020年全国“两会”安保巢湖市信访维稳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为促进引导涉诉信访和其他各类信访逐步纳入法治化轨道,巢湖法院一方面强化举措提升质效,坚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逐步化解涉诉信访难题。另一方面,坚决打击非访行为,依法整治信访秩序。始终高度重视,联合攻坚,在市委政法委统一协调下,抽调业务骨干负责非法信访引起的刑事犯罪专案办理,确保依法公正审理案件。针对非正常上访行为的不同种类,予以不同的刑事规制,深入剖析非法上访涉罪问题,结合巢湖法院办理涉访刑事案件工作经验,建立信访长效治理机制,有效维护了正常的信访秩序。
2018年8月,合肥市委政法委组织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推进涉法涉诉信访改革专题培训班,巢湖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凌岩作为基层政法机关代表以《强化工作改革 维护群众利益 奋力开创新时代涉诉信访工作新局面》为题作经验交流发言。2020年,巢湖法院刑庭法官应邀在合肥市法治信访培训班上专题讲解办理涉诉信访刑事案件“巢湖做法”。
三、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应用的“巢湖经验”
2018年4月,中央政法委确定包括安徽省在内的七个省作为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首批试点应用地区。安徽省将巢湖市确定为全省四个试点县(市、区)之一开展试点工作任务,并在法院、公安和检察系统开展具体试点工作,对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运行实效性和稳定性进行压力测试,为下一步全国应用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巢湖法院党组高度重视推广应用刑事智能辅助办案系统,有力组织实施,积极部署落实,着力打造“司法大数据+AI审判”样板,圆满完成试点工作任务。试点应用期间,省委政法委副书记李国庆等有关领导多次亲临现场专题调研,指导巢湖法院加大硬件设备软件开发投入,强化人员培训,提升系统应用水平,保证了试点应用工作的高位有力推进。
2019年5月,合肥市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推广应用工作培训班在巢湖开班,巢湖法院作为试点单位代表在培训班上作经验成果汇报,并为全市法院系统参训人员作了操作演示,获得广泛好评。2020年11月,省委政法委主办的全省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应用推广培训班现场会在巢湖召开,巢湖法院在会上介绍分享应用经验。省高院张小红专委在实地调研后,建议在全省推进应用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巢湖经验”,全省各地政法委、法院等多次来院学习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