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风采
忠诚信访民为本 苦练内功工作先
  发布时间:2013-10-23 00:00:00 打印 字号: | |

忠诚信访民为本 苦练内功工作先

——记信访办俞求成同志

他皮肤黝黑,脸上常带笑容,浑身充满能量,无论何时都给人一种可亲、可敬的感觉;他中年退伍,选择了既苦又累的法院信访工作,在岗位上不断学习,自我总结,自我提升,创新工作方法;他信访基建两手抓,两边工作同时开花,维修论证、项目招标、施工勘察,无一不通……他,就是巢湖市法院信访办的俞求成同志。

革命军人华丽转身 信访岗位奉献热心

2008年,俞求成退伍转业到了法院,他不仅带着中国军人吃苦耐劳、纪律严明的传统品质,更带来了满腔热血和一身抱负。在俞求成的眼里,法院信访工作就是沟通法院与群众的“连心桥”,一头是组织的重托,一头是群众的期盼。他深刻地认识到,群众上访是因为有心声要倾诉,有实际困难需要帮助解决。因此,在接待来访的过程中,他一直做到不管遇到怎样的信访人都认真倾听、耐心安抚,仔细地了解其诉求,帮助其分析症结,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他总是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将心比心地跟群众交流,通过法理和情理并重的疏导工作,积极地帮助解决问题,化解他们的怨气。

他每天面对的不是前来喊冤的当事人,就是来访群众。因为对法院的裁判心存不满无处发泄,有的当事人一进到信访办公室不是先说案件,而是骂骂咧咧,出言不逊;有的当事人一进来就呼天抢地。面对来访者,俞求成总是面带微笑,先请他们坐下,再递上一杯水,认真倾听他们诉说,对发现确有问题的案件,及时调卷审查、听证,写出审查报告;对没有问题的案件,及时给予解答,做好息诉服判工作。

他常说:“老百姓就是天,老百姓的事就是天大的事。”的确,信访无小事,每一个信访案件形成的原因都比较复杂,解决起来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而敷衍和推诿只会引起重复访,一旦处理不好,甚至有可能酿成命案,不但有损法院形象,而且还会波及到社会和谐稳定。曾经有一次,一个上访者对判决不愿接受,情绪亢奋不停地到处走,怎么办呢?俞求成顶着炎炎烈日陪着他走,一边走,一边苦口婆心的劝导,最后脚踝都走肿了,嘴唇也说裂了,终于用真诚打动了上访者,让上访人从心理上消除了对立情绪,从而为案件彻底解决奠定了基础。

勤学深思提升内力  科学创新总结经验

打铁必须自身硬,过硬的专业素质是做好信访工作的前提和保障,俞求成一直强调这个道理,“如果本身不懂法,怎么给别人说事,怎么让别人信服呢?”军人特有的执着和不服输的精神在他身上得到印证。首先从业务知识抓起,他在家里摆满了法律和社会学书籍,每天认真学习三大诉讼法、“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心理学、谈判学等有用的知识。充足的知识储备,培养了他的自信,在接访解访中,从排查案件事实的认定是否证据充分,到立案、办案、结案的流程是否合法,再到法律法规运用是否准确,量刑是否合理,他都始终能做到客观公正、心中有数。

善于总结经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俞求成同志做信访工作的又一特点。每做完一项信访工作,他都认真的做好笔记,发现问题、查找原因、寻求解决方案,通过大量的研究和总结,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信访法宝,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各类信访案件“案结事了,息诉罢访”。

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做得好,是避免各类信访问题和矛盾产生的关键。为了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数,俞求成对全院信访案件进行了摸底,做到“一摸三查五排七清”即:一月摸一底,三周查一账,五天排一名,案件要七清,即:当事人基本情况清楚,案件事实清楚,判决情况清楚,上访人情况清楚,上访理由清楚,信访案件进展清楚,息诉状况清楚。尤其是在国家组织重大活动、重要会议和重大节假日期间,俞求成更是“白加黑”、“五加二”,不知倦地开展涉诉信访案件大排查活动,力争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早预防。正是有他这种全面梳理、逐个排查、认真处理、耐心化解的忘我工作,法院信访工作才能做到问题不堆积,矛盾不激化。

强化源头治理,抓好初信初访工作是降低信访工作总量的有效方法。对初信初访人员,俞求成同志始终坚持热情接待、耐心解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针对来访者提出的问题,他都会一一进行登记备案,能及时答复的都及时给予答复;不能及时答复而需相关庭室处理的问题,他就及时和相关庭室联系,帮助尽快给予妥善处理和答复;对不属于法院主管或管辖的问题,他就告知来访者到相关部门去咨询和办理。在狠抓源头治理的同时,他很好地做到了“四个不转化”,即来信不转化为来访,初访不转化为重访,本级访不转化为越级访,个体访不转化为群体访。在抓好初信初访工作的同时,他还不失时机地向来访群众宣传有关法律知识,让人民群众能够自觉做到知法、懂法、守法。

工作区域不分界限 无私奉献追求完美

作为一名信访工作人员,俞求成在做好信访工作的同时,还参与院里的基础建设工作。为适应新形势下审判工作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审判设施,改善干警的办公办案条件,我院需对原巢湖市中院审判办公楼进行维修,对黄山法庭进行新建,这些工作俞求成都积极投身其中。

维修新建工作资金缺口大、人手少、时间短、要求高、任务十分艰巨,俞求成不等不靠,迎难而上,主动克服各种矛盾和困难。他多次到现场实地查看、了解情况、记录拍照,制作可行性研究报告,利用政策,积极争取国债资金援助。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他想方设法降低工程成本。在工程招标、材料选择上,他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查,做到货比三家,探索出了节约建设资金的方法和路子。质量是工程的命脉,俞求成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对工程质量慎之又慎,他对每个项目和环节的质量都提出要求并督促检查落实。

办公大楼的新建和维修既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俞求成一直把清正廉洁放在首位,他在负责工程招投标、对外签订合同时,严格按国家招投标和工程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公正客观、公开透明的运作项目的各个环节,坚决做到“工程优质,干部优秀”。

笔者心语:在信访办实习的这段时间,跟着俞求成同志接待过上访者,对原巢湖中院维修工程进行过监督检查,每天看着他不辞辛苦奔波劳碌,我的心里总是充满了感动。一个简单纯粹的人,不为名,不求利,不图钱,不争权,只为平安和谐做贡献。他曾经是一名军人,现在他依然当自己是一名军人——一个中国军人的使命,就是为国奉献!在和平时期,他不可能去趟地雷、堵枪眼,也没有机会如革命先烈那样做出些惊天动地的大事,然而,平凡之中更见伟大——在每一起信访案件调处的背后,在每一次为民服务的背后,每一时每一地,每一件简单琐碎的小事,体现的都是一名普通共产党员坚定的信仰和执著的追求——为人民服务!

来源:本站
责任编辑:普通管理员

友情链接